2014年1月15日星期三

台灣反媒體巨獸的啟示 - 吳志森

台灣反媒體巨獸的啟示 - 吳志森

《明報》換總編,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傳媒教育工作者、新聞系學生、德高望重的大學教授,反應強烈,聯署、聲援、寫文章,希望力挽狂瀾。但香港網民的反應,似乎又在另一個極端。


不少網民指摘,《明報》在重大政治民生議題左搖右擺,態度曖昧不明,對《明報》的取態,深深不以為然。梁振英上台,立了大功,認為《明報》已淪為梁粉,換總編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幫,更不值得救。有網民更罵得咬牙切齒,《明報》的存在,只會更幫建制,死不足惜。網民眾口一詞,早已厭棄主流傳媒,不信任,不會聽也不會看,只會在互聯網尋求更可靠的新聞資訊。


這是香港網民的典型反應,立場鮮明,非黑即白,毫不含糊,絕不妥協,對主流傳媒絕對死心。香港網民對《明報》事件的態度,我完全理解。我要問的是,主流傳媒和網上媒體,是有你無我、你死我亡,還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的一種狀態。


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是一個脆弱的空間,要靠媒體經營者、工作者、評論者、讀者受眾一起努力,這個空間才可以撐得住,才可以撐得更大。空間越大,新聞自由才有更廣闊的範圍,媒體從業員才可以更自由地在裏面遊走和活動,媒體消費者才可能獲得更廣泛的資訊,更深入的分析和見解。無論是舊媒體還是新媒體,都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空間的重要支柱,如果媒體相繼倒下,都會令言論的空間大為萎縮,令傳媒工作更加困難。


讀者可能會反駁,如果建制梁粉報或親北京的左報倒下了,言論的空間不是可以擴得更大了嗎?怎可能是萎縮?這個想法太天真太短視了。言論自由的真諦,就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最極端最離譜最不受歡迎的言論,都可以自由表達,在言論自由的市場中,由受眾判斷和選擇。


縱使有人認為《明報》有百般不是,但我想指出,在香港媒體市場中,《明報》仍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明報》擁有優秀的編採人員,在獨家的偵查報道中,屢屢領先同行,贏得不少獎項,為讀者揭出重要的政治與民生內幕。《明報》對不少大是大非的問題仍然立場鮮明,六四燭光集會、中國民運、豆腐渣工程、溫州動車意外、天匯可疑交易、反國教、香港電視發牌等,獨家報道,詳盡分析,放在頭版頭條,贏得同行口碑。《明報》的言論空間,容許百家爭鳴,左中右的言論並存,在非左即右的今天,我認為值得珍惜,也需要珍惜。


《明報》換總編,引起各界關注,但停在口頭上,連員工的聲明都溫溫吞吞,未見有任何實質行動。


前年台灣的反媒體巨獸運動,除了媒體中人積極參與,大學生和社運團體,集體上街,浩浩蕩蕩,反對媒體的兼併與壟斷,取得了實質成果。台灣經歷蔣氏父子的威權統治,媒體成為管治工具政府喉舌。解嚴後,台灣媒體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憶苦思甜,台灣人民對言論自由格外珍惜,一呼百應,形成強大的監察力量。


自由,建基於永恒的警覺,台灣反媒體巨獸運動,對《明報》事件,可有啟示?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