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5日星期六

續約失敗 不滿藝發局拒公佈「死因」  藝術家護活化廳 被「斷糧」仍留守

續約失敗 不滿藝發局拒公佈「死因」  藝術家護活化廳 被「斷糧」仍留守

獲藝發局資助的油麻地上海街活化廳,是一個結合了社運與藝術的「反動基地」。他們去年底續約失敗,藝發局卻不肯公佈「死因」,三位藝術家不忍深耕四年的工夫被連根拔起,惟有一直留守,逾期「佔領」超過三個月。他們希望藉今次抗爭向藝發局及公眾證明,要他們離去,其實有違局方發展社區藝術的初衷。


記者:朱雋穎

抗爭可以很平靜,正如李俊峰、方韻芝及葉浩麟目前這樣。自去年7月得知續約不果、9月底上訴失敗、10月合約結束,沒有資助正式「斷糧」,更要搬走,但他們一派平和。三人組成「繼續工作小組」,留守逾三個月,繼續日常的社區藝術工作,並爭取機會解釋藝術理念。


其間,廳內運作如常,街坊「傾偈會」如常、過年前寫揮春派街坊如常、大除夕去年宵執剩餘物資做花車如常……問起廳內任何一位,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街坊,下一步怎麼走,往哪裏去,皆茫然未知。

斥如「行政機械人」
他們最想的,就是留在原位,或「原區安置」──搬到區內為數不少屬政府物業的「吉屋」。他們認為,社區藝術需要時間的累積,需要街坊參與,兩年一約,只會拔走好不容易才種下的根。如方韻芝所言,藝術不一定是畫畫或雕塑,教人重新想像人與人的關係,也是藝術。


不過,藝發局從未應允此訴求,職員兩次「落區」談的是活化廳如何走、幾時走,多於聽活化廳如何延續社區藝術。局方甚至在兩次會面之間發信,指他們如年底前不遷出,就「採取法律行動」,令一向冷靜的成員們憤怒。葉浩麟嘆道:「同佢辯論點先係對社區藝術好,大家赤手空拳,佢無啦啦又『掹槍』。」


李俊峰也不滿道,藝發局猶如一台「行政機械人」,不講理念只做資源分配,「但其實佢哋分配嘅資源來自公帑,係咪應該同公眾討論點分配呢?」他們認為,目前社區藝術資源分配極不平均,最大問題是以一筆過為主,「畀你幾十萬,做餐死又轉下一區」。而社區藝術的可貴,在於透過平日的交往與感染,讓街坊對日常生活更敏感及關注,「保存舊區價值,唔係拆嗰吓先畫張畫紀念吓,而應該係有對話、有來有往」。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