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4日星期五

「一係好耐冇車一係嚟三班車」 運輸署失職縱容巴士脫班

「一係好耐冇車一係嚟三班車」 運輸署失職縱容巴士脫班

巴士脫班問題嚴重,申訴專員公署昨批評運輸署對脫班定義太寬鬆,只要巴士公司整天的班次數目符合規定便不算脫班,這與「等極都冇車」的市民看法相距甚遠,建議當局檢討脫班定義及設懲罰機制。


記者:梁德倫 吳嘉羚

申訴專員公署前年正式就運輸署監察專營巴士班次的機制主動展開調查,當中包括脫班的監察機制、對市民投訴巴士公司的處理等。調查發現,原來運輸署對脫班的定義與一般人所理解大相逕庭。每條巴士線都有其服務詳情表,規定班次及服務時間等,但運輸署認為,只要該條巴士線一整天的班次數目符合規定便無問題,不算脫班。申訴專員黎年認為脫班定義與市民認知有太大分別,「一係好耐冇車,一係嚟三班車,但係如果佢當日係行足咁多班車嘅話,喺運輸署眼中佢係冇事嘅」。

四分一班次延誤
此外,巴士「飛站」、班次時間不穩定及延誤、直接由總站開出到中途站接載乘客等,在運輸署眼中都不算脫班。不過申訴專員公署指,曾派員實地視察,發現約四分一班次都有延誤情況,時間由1至20分鐘不等,八成多的延誤時間少於5分鐘。


而2012年九巴的脫班率是4.6%、新巴是4.7%、城巴(大嶼山線)及城巴(港島與過海線)兩個專營權則分別是1%及3%。公署認為當局若採取市民的角度定義脫班,相信脫班率必定更嚴重。


據運輸署的說法,導致脫班的原因主要是車長人手不足、交通擠塞及私家車數量大增。申訴專員公署調查指,街道上違例泊車的情況的確嚴重,認為當局有必要加強執法改善情況。至於傳媒曾發現有巴士公司以「鬼巴」方法呃數以求滿足班次數量,公署認為指控嚴重,運輸署應跟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