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星期四

妥善運用公屋資源 - 栢志高

妥善運用公屋資源 - 栢志高

最近有意見指公屋空置單位數字被低估,並引述審計署於去年11月就公屋的編配和運用所發表的報告書中的數字,建議需要遏止公屋被濫用。我就此作出回應。





審計署的數字


審計報告書指出,在去年3月底共有12,471個空置公屋單位,包括4,370個「不可供出租的單位」、3,964個「編配中的單位」和4,137個「可供出租的空置單位」。


正如我早前(去年11月25日)在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聆訊中澄清指出,4,370個「不可供出租的單位」已預留作特定用途,例如受清拆影響的單位、正等待改建的「長者住屋一型單位」和「改建一人單位」等,因而未能用來滿足房屋需求;3,964個「編配中的單位」亦已撥供申請人考慮,預計短期內會入伙。因此,這兩類單位均不應被計算為空置單位。至於4,137個「可供出租的空置單位」,更會不斷變動,因此空置數字僅能顯示在某個時段的情況。


事實上,房委會一直以善用公屋資源為原則,每當有新建單位落成或現有空置單位經翻新後,房屋署會盡快編配給公屋輪候冊或其他安置類別的申請者。


政府統計處的數字


另外,有意見指根據房委會和房屋協會(房協)的資料,在2011年6月,公屋單位數目為75.4萬個;而根據政府統計處(統計處)2011年人口普查結果,有人居住的公屋單位有72.2萬個[註]。若把兩項數字相減,表面上計算出約有3萬個公屋單位沒有人居住。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一些公屋租戶(尤其是人數較多家庭)或會佔用超過一個公屋單位,主要原因是這些住戶的家庭成員數目較一般家庭多,以致沒有一個公屋單位可供他們一同居住。


另一方面,有些公屋家庭可能經常不在香港(例如需不時住返內地工作),但他們在港仍有住屋需要,只要他們沒有違反租約規定,不會被視為濫用公屋資源,單位亦不應被視為空置。


防止濫用公屋


在目前公屋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我絕對同意應設法制止濫用公屋。分租或轉租單位、丟空單位、把單位作非住宅用途(如貨倉、營商)等,均屬濫用公屋。若公屋租戶嚴重違反租約濫用公屋(例如居住在經證實的另外居所),房委會將不予警告,即時終止其租約。在2012/13年度,房屋署主動調查了約8,700宗個案,收回490個被濫用的公屋單位。


另一方面,為確保公屋資源得到合理運用,房委會在去年10月實施優化安排,繼續分階段處理公屋寬敞戶。家庭人數居於超過下列室內樓面面積而沒有殘障或年滿60歲或以上年長家庭成員的寬敞戶,會被界定為「優先處理寬敞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