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棄高薪離港追尋人生意義 經理變非洲孤兒院長

棄高薪離港追尋人生意義 經理變非洲孤兒院長

「以前得閒去吓台北,得閒去吓曼谷都幾舒服,去到就要諗菜單,今日飲唔飲牛奶、邊日食雞蛋、幾時換校服,都要我理」。2011年之前的伍尚智(Keith),是大型航空公司的「高管」,一直研習佛學的他,突覺人生上半場完結,「我想自己嘅人生係做乜嘢嘅呢?」懷着這個大問號,他辭去任職10年的公司,跑到非洲馬拉威(Malawi)當了一年孤兒院院長,發掘生命更多可能性。


記者:張嘉雯

由經理搖身一變為院長,七十後的Keith問自己,「我想自己嘅人生係做乜嘢嘅呢?」自從到非洲任院長後,生活出現重大轉變,由研究航線、買飛機、覆電郵,變為每周工作7天,每天24小時「on call」,從照顧小朋友剪指甲到安排早餐麵包數量,由建圍牆到買地建新孤兒院,全部是他的工作。

教非童英文及數學
由伍尚智管理的阿彌陀佛關懷中心孤兒院,首要收容「雙孤」,由手抱嬰兒,以至17歲的青年,全院一共有250多人,院方提供12年免費教育,培育當地的兒童長大後從事繙譯工作。


Keith直言,非洲當地的人均壽命短,平均只得51歲,這點最令他感慨,「差唔多個個禮拜都有學生要請假返屋企奔喪,因為當地愛滋病(感染)係好犀利」。由於部份學生亦是愛滋病的帶菌者,Keith和其他義工要安排他們定時食藥和為他們監察身體狀況,以防病情惡化。


和Keith一樣,選擇到非洲找尋人生意義的余宗翰(John),自2010年畢業後便前往馬拉威,教授當地的非洲孤兒英文及數學,為期三個月。

為小朋友建足球場
本身是修讀土木及環境工程的余宗翰,更與小朋友合力建成簡單的足球場,「最初諗冇尺喎,咁點樣量度個角?後尾諗吓,原來用張紙咪得囉,其實好多嘢原來唔係我哋諗到咁複雜」。


多年來到過各地探訪兒童的彭海瀛(Phyllis)認為,阿彌陀佛關懷中心與一般助養兒童的機構十分不同,捐助人和助養者可以建立更加深切的關係,「有機會見番佢哋,同只係可以一世用書信交流其實係好唔同㗎,既然大家都係畀咗咁多錢,點解我唔揀一個可以喺香港同佢哋見番面,又可以影張相嘅助養機構呢?」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於2004年正式成立,在非洲多個地方包括馬拉威、莫桑比克、史瓦濟蘭等地,進行收養及培育非洲孤兒的工作,除了興建學校外,同時亦提供糧食等方面的救濟,該機構目前在當地已認養的孤兒接近4,000名。


該會創辦人慧禮法師與一眾非洲孤兒將會於明日抵港(28日),宣傳明年1月的慈善演唱會。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