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星期一

綜援狀元 靠知識脫貧

綜援狀元 靠知識脫貧

李奇光(圖)為2002年十優會考狀元,幼年喪父加上靠綜援過活,被傳媒冠上「綜援狀元」之名;十多年過去,小伙子已從港大畢業成為醫生,正受訓向外科之路進發。李從不為出身感自卑,冀讀醫改善家境,是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例子。對於有人因家貧而不敢報讀醫科,他感到匪夷所思,「並非人人係醫生世家,呢個世界有能者居之」。


今年28歲的李奇光,從港大醫學院畢業已經5年,實習後在屯門醫院任職,現於伊利沙伯醫院接受心胸肺外科訓練。一家三口本身居於將軍澳公屋,大學時期要靠獎學金和學生貸款幫補,當上實習醫生,領取首份薪金後即時取消綜援,後來更遷出公屋租住私人樓。成功脫貧的他形容自己沒有甚麼轉變,「冇話(生活變得)好奢侈,租樓住,都會返媽咪度食,平淡生活」。

「香港有機會 只要肯努力」
對於兩間大學指基層出身醫科生減少,李奇光認為,可能是社會大環境較以前理想所致,但強調香港有足夠機會,「就算屋企好窮,領綜援住公屋,機會都唔會被剝削,只要肯努力,就會入到想入嘅科,做到理想嘅職業」。他指,同學中有較富有的同學,亦有出生基層的同學,但不論窮富,大家一起於醫學院學習,其實沒有太大分別,「聽筒就算你唔買,病房都會有,唔會有大影響」。


基層出身,李奇光更能感受基層病人苦況。他指,在醫院經常會遇到窮病人,「有啲檢查只需花費幾千蚊(去私家做),就唔使喺公立醫院等幾個月,因為(我)以前試過經濟拮据,所以會明白(佢哋畀唔到錢),會諗辦法幫佢哋,例如用唔用到社會資源,或者因應病情爭取早啲嘅期」。


李奇光寄語正在基層努力奮鬥的學生,「唔好諗自己家庭點比人輸蝕,好多名醫都係出身基層」。自強不息努力上進,窮書生終能出人頭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