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新年酒吧區非最嚴重 周末晚新界酒駕猖獗
香港大學學者進行的本港首個酒後駕駛模式研究,打破一般人對司機飲酒駕車習慣的傳統印象。研究發現,聖誕及新年等狂歡節日原來並非酒後駕駛旺季,醉酒司機亦並非在酒吧區最多。反而周末晚上的郊區最多司機酒後駕車,平均酒精含量亦最高。研究將有助警方預防酒後駕駛意外。
記者:麥志榮
研究由港大土木工程系系主任黃仕進教授聯同兩名學者進行,運用了警方於2009年2月9日至2010年2月8日期間,隨機對全港司機進行酒精呼氣測試的33,472個紀錄,分析數據。
研究按照呼氣測試的地點,將測試紀錄分類為油尖旺及灣仔的酒吧區、市區及新界3個區域,每區域又按紀錄時間分為周五及周六的周末通宵,及平日兩個時段,將時與地合共分類為6個組合分析。
結果發現,周末通宵時段確是酒後駕駛最嚴重的時間。但一般人以為酒吧區最多醉酒司機,原來並不完全正確。
數據顯示,周末通宵時段的新界區,隨機接受呼氣測試的司機中,6%曾經飲酒,比率是6個組合中最高;酒精含量中位數為每100毫升呼氣內含20.850微克酒精,亦是6個組合中最高,而且貼近酒後駕駛法例規定,每100毫升呼氣內含酒精不可超出22微克的法定上限,顯示酒後駕駛確非常嚴重。周末通宵的酒吧區,5%司機曾飲酒,酒精含量中位數為每100毫升呼氣內含18.460微克酒精。
政府反酒駕宣傳奏效
不少人都認為聖誕及新年等喜慶節日,酒後駕駛一定最多,研究將呼氣測試紀錄按月份分類,推算季節與酒精含量的關係,結果卻顯示,司機酒精含量中位數於聖誕及新年所在的冬季,反而比春夏秋三季都低。研究認為政府過去每逢聖誕及新年前都大力宣傳反酒後駕駛,警方又加強執法,對司機收到阻嚇作用。
研究又用數學方法分析了汽車種類及性別是否與酒後駕駛有關,發現私家車司機酒後駕駛,比的士及貨車司機普遍,顯示職業司機在酒後駕駛上較守法。而男司機與女司機的酒後駕駛情況,在數據上無顯著差別,亦打破了一般人以為男性較愛酒後駕駛的傳統印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