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視海外同業為威脅 - 李夏茵
政府近日開始就人口政策作出公開諮詢,對於現時市場上出現數以萬計職位空缺,本港又似乎已處於接近全民就業的情況,政府確實有需要改變思維,解決勞動市場的人手需要,並且令社會持續安定發展。其中一個方向是輸入海外專才,包括吸納世界各地人才,及鼓勵在外國及內地生活的港人回港。
這些論點在醫療界業內耳熟能詳,過去醫學界就這個議題所作出的討論亦多不勝數。現實的情況是公立醫院醫生人手短缺,某些部門甚至未能維持基本的24小時運作人手,保守估計現時公營醫療體系尚缺至少二、三百名醫生。我們一面殷切期待新增的醫科生早日快高長大,畢業就職(培育一個專科醫生共需十三年,五至六年的大學教育、一年的實習、六至七年的專科培訓),一面又擔憂這群幼嫩的醫生仍有待磨練,未能提供優質服務。部份業界人士仍質疑人手不足源於醫管局管治問題、山頭主義,誰也不願意相信香港人口多了、市民老了、病症複雜了、治療成本高了,可以隨便拿數百至幾千元看一次私家醫生的基層市民並不多,醫療市場環境轉好,由公營轉至私營執業的醫護多了,留守在公營醫院的醫護實在未能應付日增的社會需求。眾多文獻已指出越貧窮的市民,罹患疾病的機會越大(health inequity),而正正是這群人更需要公營醫療服務。政府可以研究政策讓可負擔的人士共同承擔責任,但不可不正視社會仍然重視健康衞生,仍然覺得每個香港居民該享有平等就醫的機會和權利。除非社會決定市民的健康追求、求醫權利不用均等,否則抑壓公共醫療開支,繼續限制海外醫生有限度執業,只會令公營醫療萎縮,富有的可以享用私人市場,稍貧的便要承受公營服務的長輪候時間,這只會令社會更為分化。
有人擔心引入海外醫生會降低整體醫護水平,先不說當年香港在醫療教育專科發展未成熟時,幾乎所有醫護人員也是金髮藍眼的「外勞」,引入海外醫生肯定會加強不同的文化學術交流,強化香港與外國接軌的角色,鞏固香港在國際醫療學術的地位。事實上,每年本地前往外國受訓的醫護也不少,實在難以理解為何海外醫生來港執業與留在家鄉會有南轅北轍的分別,也許這就是人離鄉賤的道理吧!
如果業界繼續固步自封,視海外同樣受專業培訓的同業為威脅為假想敵的話,香港整體醫療發展不論在服務、體制和學術上都難有突破,或許這會保障了某些人的短暫利益,但對整個醫療體制發展而言,是極為不健康的想法。在醫學界而言,我們面對的不獨是人口政策的問題,而是業界如何不斷自強、優化、進步的更深層次反思。
李夏茵
麻醉科醫生、醫管局總行政經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