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焦點 - 吳志森
爭取免費電視發牌運動曲終人未散,留守公民廣場十壯士,發揮餘力,挽狂瀾於既倒,把人氣留到11月6日立法會討論權力及特權法,要政府公開文件,期望再掀起另一次高潮。
我不是潑冷水,只是實話實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盡量降低,發生不想出現的情況,也不太過傷身又傷心。
權力及特權法,在大會需要分組點票,泛民成功拉攏建制派加入聯署,呼籲梁振英發出三個牌照,還說有兩名建制議員在考慮之中。聯署人數過半,也並不代表功能組別會有超過一半支持。最壞的變數是,今天簽了名,到時投甚麼票,不投票甚至借意離席,仍是未知之數。西環吹雞,全部跪低,聽見吹雞聲就腳軟已成慣性,這樣的鬧劇發生過不止一次了。
事情發展到今天,單靠議會爭取,已沒多大作用。民間運動聲勢浩大,短短幾天就能號召12萬人上街,而且不少都是處女下海,第一次參加群眾活動。通過不斷動員,維持人氣,持續下去,在群眾壓力下,直至有階段成果,政府讓步的可能性是很高的。但無論是王維基還是港視工會,因為有太多考慮和顧忌,一開始定位就錯了,整個運動無方向無策略,只淪為節目巡禮、我在港視的日子,以及對王維基的個人崇拜,嘉年華式的集會就這樣完結,白白錯過了用群眾力量向政府施壓的大好時機。
王維基把發牌事件定位為「不公義」,本來相當精準,但又卻三番四次強調與政治無關與中央無關。即使問題只來自梁振英一人,揣摩上意不理民情任意妄為,這不正正就是政治嗎?非政治化只會模糊問題。王維基更刻意淡化群眾運動,叫員工回家休息,使熱情的港人失去集會的焦點,是最大敗筆。但誰知道他背後的計算是甚麼?走內線可以解決的問題,何須靠群眾支持?眾所周知,北京阿爺最顧忌群眾運動,王維基當然不想蹚這渾水。
港視工會的主流,當然明白王老闆的苦心,一開始就與政黨和社運團體徹底切割,避免無謂爭拗,把問題複雜化,這樣做也無可厚非。問題是,工會單打獨鬥,有把握有策略有動員能力把運動搞下去嗎?但甚麼都沒有,既缺乏經驗也沒有論述能力,維持群眾的熱情,也只有幾天「貨仔」,無法持續。更大可能是,這根本就是王維基和工會想見到的效果。
行會成員公開叫梁振英交代,批評處理不妥。更不斷傳出消息,三司長意見一致贊成發出三個牌照,更有人在早禱會力諫要梁振英回應民意。建制政黨至今態度曖昧沒有全力支持不發牌決定。怯於巨大的群眾壓力,行會成員、問責官員,建制政黨,以至高級公務員都雞飛狗走,紛紛與梁振英保持距離。若果公民廣場的人潮仍在,像反國教運動般洶湧澎湃,逼梁振英承諾再考慮發牌,機會非常高。但今天群眾失去焦點,熱情冷卻,更已經散去,沒有甚麼需要怕了,梁振英態度比以前更強硬,就是這個原因。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