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星期二

看錯王維基的後果與代價 - 周信

看錯王維基的後果與代價 - 周信

港澳辦、中聯辦以至特首辦應怎樣撰寫這次「發牌風波」的「肇事報告」,向中央交代?


先說不論是「三只揀二」或是「來者不拒」的決定,其實都可以找到一籃子支持的理由。


單從表面去看,免費電視頻道一下子由兩條變為四條,應可滿足公眾的需要,也足夠推動競爭,令現有的兩個免費台再不能原地踏步。


若只是「三揀一」甚至「一個不發」,本來還可能有丁點遭人批評甚至惹起民憤的風險,因為消息可以發酵為箝制言論自由、限制傳媒發展、私通無綫亞視、犧牲公眾選擇等指控。


不過,由於三個申請者從來沒有標榜他們會大量製作新聞及公共事務節目,所以無論政府發多少個牌,公眾也不會有這方面的期望,被標籤為打壓新聞及言論自由的顧慮自然亦無從說起。


沒有這個政治風險,梁振英遂以為唯一的不滿者只會是王維基,但做生意必有風險,加上王氏一直覬覦大陸市場,所以縱有不滿行動,估計也只會是曇花一現,而公眾也會很快淡忘。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發牌事件因王維基的落敗,竟變成一個創意創業理想和香港核心價值的一個大倒退,而捲入漩渦的除了蘇錦樑和梁振英,還有行政會議主要成員甚至是中央政府。


王維基及香港電視如今已被視為本港創意工業的未來盼望,他們不獲發牌經營,令大量優秀創作人才突然變成無用武之地,物傷其類,其他創作人又焉會坐視不理!


王維基自稱為「儍佬」,因為他以五十之齡,投資三十億元去第三度創業,挑戰無綫寶座神話,這種大無畏的創業精神,感動了萬千市民,如今王氏出師未捷身先死,試問今後香港人的創業夢又從何說起?


沒有人明白行政會議或一男子為何作出「三只揀二」的決定,也不知道這決定如何作出,因此公眾要求免責官員公開有關理據。這要求被特區政府視為是對行政主導的挑戰,也令中央政府捲入風眼中心,因為即使梁振英曾四度否認,公眾還是拒絕相信事件全無政治成份,北京亦沒有介入的可能。


劉德華、林夕等業界精英分別錄製短片及到政府總部撐場,一定是在行政會議意料之外;同樣道理,林煥光和羅范椒芬其後發表的個人意見,亦純屬為勢所逼,不能不投其所好保人自保。為甚麼一個本來看似十分簡單(三只揀二),且公眾利益獲充份照顧(選擇增加一倍)的行政決定,最後竟會變成特區政府的最新公關以至憲制危機?關鍵在於三個字:「看錯了」王維基!


王維基以不理難度、不計代價的態度去競投免費電視牌照,當然已把一切市場因素計算在內。他從不諱言只會在商言商、由於重視內地市場、所以不會輕易搞政治,只靠製作的品質與創意取勝;他擅長以小博大、喜歡挑戰別人和自己;由於志在必得,所以在政府宣佈申請結果前一直躊躇滿志,確認落敗後馬上裁員還以顏色。特區政府聲稱發牌前已考慮一籃子因素,但王維基的強烈反應,絕對未在他們預計之內,否則斷不會在事前不先給他打個招呼,或透過放風與第三者給他一點心理準備。


王維基是公認的公關天才、除了口舌便給,更喜歡證明自己能人所不能,所以不但會三倍奉還特區政府給他的待遇,且不肯假手他人,梁振英蘇錦樑與之相比,根本全無招架之力,今天如果王維基決心寧為玉碎不肯收手,特區政府一定大敗而還。


員工以至演藝界與創作人對王維基的支持,主要是源於對TVB獨大及ATV不濟的不滿,所以不論他是否力有不逮,人人都願意給王維基一個嘗試機會,況且經營收費電視的i-CABLE和now不會好好利用這個免費電視牌照去「倒自己的米」;至於傳媒一面倒同情王維基,亦是因為他們對現在行政會議的運作及決策早已累積極多不滿,如今終有機會引爆,在這兩股力量結合之下,不論是一籃子理由或一男子所作的決定,自然也難找到一個粉絲毫無保留給予支持。


中央及特區政府若要成功拆彈,一定要優先處理王維基的情緒和面子,因為單是繼續針對政府及行政會議「黑箱作業」,已足令「梁蘇記」應付不來,況且一旦兩個新免費頻道正式放播,如果反應不俗,公眾對王維基的支持便會迅速消退,屆時王氏異軍突起的難度亦會大大提高,所以王氏在現階段一定不會輕易放手,直至為自己爭取到最有利位置為止。林煥光是行會召集人,不適宜與王維基有進一步接觸,曾鈺成近日表明心迹風頭甚勁,政府若要挑選傳話人或仲裁員,立法會主席當是不二人選。





周信


自由撰稿人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